一到夏季,大人和小孩就开始汗流不止,尤其是部分孩子,出汗量多到像是洗了个头一样。不少家长担心宝宝“是不是缺钙?”“会不会出汗太多把身体搞虚了?”“是不是生病了”……今天小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宝宝出汗的问题。
首先要说的是,绝大多数的孩子汗多都是正常现象,家长不用过分担心。
1吃奶、运动、兴奋出汗
宝宝新陈代谢旺盛,而且活泼好动,出汗多也很正常。又由于婴幼儿头部汗腺较多,所以在宝宝吃奶、运动或兴奋后,头部容易出汗。
2睡觉出汗
睡觉出汗,又分为三种情况:
❶生长激素旺盛
很多孩子睡着后会出很多汗,甚至大冬天额头也会冒汗。其实孩子前半夜出汗,一般考虑是生长激素旺盛引起的。
❷白天多余热量发散
宝宝白天活动量大,体内产生过多热量未及时散发出去,等到入睡后,身体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,来维持身体的正常体温。
❸食物引起的热效应
不管宝宝白天进食,还是睡前进食,身体都会产热,尤其是睡前食用了高蛋白食物(母乳、牛奶、奶粉等),即使是在睡眠中,身体产热也会增加,从而出现大汗淋淋的现象。
3穿盖过厚出汗
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半夜温度低,怕宝宝受凉,会有意识地给宝宝多穿盖一些,而这样不仅仅会使宝宝出汗增多,还容易捂出痱子。
以上的几种出汗情况都是很常见的,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,生长发育正常,仅仅只有出汗多的症状,一般都是正常的。而且宝宝出汗也不是坏事,毕竟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,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比较差,通过出汗调节体温,也是宝宝的一种保护性反应。
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这四种情况,家长就需要警惕了!
病理性多汗除了汗多外,还伴随其他症状。比如:
1佝偻病(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)
佝偻病不仅会多汗,也会出现夜惊、好哭、颅骨软化、头颅畸形(方颅、鞍状头等)、胸部畸形、四肢及脊柱畸形等症状。如果怀疑宝宝患病,应及时到医院确诊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和治疗。
目前推荐预防佝偻病的措施是:足月儿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AD至2岁以上。注意维生素AD推荐购买OTC标识的药品,药准字要求高、检验监督多会更安全,而保健品不推荐。孕婴童博览会
2结核病
如果宝宝不仅在前半夜出汗,后半夜及天亮前也一直在出汗,同时还伴有低热、疲乏无力、食欲减退、面颊潮红等症状,那么宝宝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结核病。
结核病患儿白天活动时的出汗称为“虚汗”,夜间的出汗称为“盗汗”。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,应带其去做肺部X线检查或结核菌素试验,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。母婴展
3低血糖
低血糖的宝宝除多汗外,还可能表现为反应低下、脸色苍白、喂养困难、嗜睡、颤抖等现象。常发生于早产儿、足月小样儿、糖尿病母亲的婴儿,在新生儿缺氧窒息、硬肿症、感染败血症中多见。
4甲状腺功能亢进
除了多汗,还伴有心悸、心动过速、食欲亢进、消瘦、体重下降、失眠、情绪暴躁、焦虑等。
除了上面这些疾病,铅中毒、糖尿病、疟疾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可能导致宝宝汗多。但这些疾病导致的汗多,不是单纯汗多,通常还会有别的异常。
1合理增减衣物
宝宝新陈代新旺盛,就像一个行走的小火炉,但夏天大人都穿着短袖短裙,宝宝还穿着长衣长裤,特别是小婴儿,大夏天被包裹成粽子的不在少数。儿博会
建议宝宝的穿盖和大人保持一致,或者家长摸摸宝宝的后背、前胸或者小肚子,如果摸起来是暖暖的、干燥的,那就是刚刚好;如果一摸一手汗,那就是穿多了。
2及时擦干身体
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皱折处如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处,可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。
所以宝宝大量出汗后,要及时擦干汗液或洗澡,勤换衣物,保持宝宝皮肤清洁、干爽。
3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
夏季炎热,出汗多,身体水分蒸发快,需要及时补充水分,以防宝宝脱水。
另外很多家长在后台留言说最近宝宝尿液变少,一般宝宝夏季出汗多,尿液相对的就会变少,如果宝宝尿液黄而少,就是因为水分摄入不够,注意补水即可。
4经常开窗换气
室内每天要定时通风,保持环境凉爽,遇到气温过高时,可适当使用电风扇或空调,以减少出汗和帮助汗液的蒸发,但要注意不要让出风口对着宝宝吹。
5不要长时间抱着宝宝
家长长时间抱着宝宝,宝宝热家长也很热,所以可以在凉快的地方铺上席子,尽量让宝宝自由玩耍。
问:出汗多是否代表身体虚?抵抗力差?
答:体虚是中医的说法,在西医上没有这个概念,目前也没有确切证明抵抗力和爱出汗有直接关联。
其实宝宝单纯汗多,没有其他异常症状,大多数就是热的,跟体虚没啥关系。
问:宝宝特别不爱出汗有问题吗?
答:一部分宝宝不爱出汗,可能是因为汗腺还未发育完全,如果没有其他异常,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。
但也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叫先天性闭汗症,如果宝宝一点汗都不出,家长应尽早带宝宝就医检查。
小编说
只要宝宝生长发育良好,精神状态良好,仅仅出汗多不是问题,家长做好护理即可。同时也提醒家长,不要因为宝宝爱出汗,就盲目补钙、盲目进补,如果不能判断宝宝出汗多是否正常,可以就医检查,根据检查结果再做具体选择。